什么用熟料酿酒(熟料液态酿酒新技术)
什么用熟料酿酒(熟料液态酿酒新技术)
什么用熟料酿酒,为什么要用熟料酿酒?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酿酒师朋友,他告诉我,其实酿酒是一门技术活,只有掌握了正正确的酿酒技术,才能酿出好酒。于是,我开始系统学习酿酒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酿酒师。现在,我每天都会花大量时间在学习上,不断提升自己的酿酒技术。“张海说。在他看来,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酿酒技术,才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怎样用古法酿造酒?
采用古法酿酒技术来酿造白酒或者米酒的师傅是越来越少了,如今很多酿酒企业或者酒厂都放弃了古法酿酒技术-这种十分传统的酿酒方法,采用全新的生熟料酿酒技术,利用现代化的酿酒设备,在产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古法酿酒技术,而口感上也不输于传统的酿酒方法。
虽说,古法酿酒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很多有名气的规模不发的酒坊依然没有放弃这种原始的酿酒方法,而让这种技术传承下来的因素除了酿酒师的坚持外,酒的口感和美味才是立足于市场的真正原因。接下来,为大家揭秘古法酿酒工艺的具体流程。
首先,制作酿酒的酒曲
用嫩玉米浆,野菊花,麦麸,老玉米面,大曲酒,黄酒糟(糯米酒糟)。嫩玉米,需要用手将玉米粒剥下来,每年制作酒曲时,要剥几百斤,很是辛苦。嫩玉米打成浆,放置一天,就自然发酵了,闻起来很酸,这是酒曲的关键。第一年在野外收割好野菊花,在第二年制作酒曲时,用野菊花熬水放凉备用。
第二,将大曲酒酒曲发酵
这个时候使用麦秸对酒曲进行发酵,将晒的火热的麦秸在地上铺厚厚一层,然后麦秸上摆放酒曲砖,每一排酒曲砖之间又放一层热麦秸,一层层堆起来,上面再蒙一层热麦基,利用麦秸的温度,让酒曲发酵,大概4天左右,就能闻到很香的酒味了,再过4天左右,味道就很小很小了,这时候大曲酒酒曲就发酵的差不多了,可以打开麦秸垛,将酒曲砖拿出来晒干后粉碎留用。
第三,对发酵好的酒料进行拌糠
将发酵好的酒料取出来,放地上,掺进米糠搅拌,搅拌过程中,一定要将酒料团拍散开,用米糠拌均匀,刚取出的酒料很湿很黏,假若不掺进米糠,放在灶上蒸制时热气很难穿透每一份酒料,这样酒精不能完全挥发,严重影响出酒率。掺进米糠,使酒料干散,米糠是必需品。
第四,加满酒料后进行蒸馏
酒料加满后,酒篜的上面放一个草圈,就是酒篜和天锅之间的那个看起来破破烂烂的家伙,这个是用竹子,稻草,和塑料膜缠制的,草圈上放一口锅,学名天锅,里面放冷水。当酒篜里面的热酒篜气遇到天锅冷锅底时,就凝结成液状酒流出来了。天锅在加凉水,天锅的凉水要不停的换,保持在35度以下。
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土灶中的火越猛,出的就越快,一般不要太猛的火,中火慢慢出即可,火力太猛,容易让底锅的水翻腾出来。刚出来的酒是热的,在接酒时,要一边接一边尝。酒香不怕巷子深,采用古法酿酒技术所酿造的曲酒正在完美的阐释这样的一个道理。古法酿酒技术为现在现代酿酒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帮助,即使有一天它成为了历史,退出了酿酒的舞台,而它在酿酒师心中的地位也会一直传承下去,屹立不倒!
大曲酒的发酵过程:
将玉米面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用滚开的开水一边烫一边搅拌,麦麸也放进去,我家现在用手工制作,超级辛苦。用开水烫过的玉米面热气腾腾,黏性很重,铁锹搅拌很吃力。搅拌程度还是像制作酒曲一样,以用力能捏成团,轻摔能散开为适宜。搅拌好后倒在水泥地上凉着,到温热(不能太热,太热会影响酒曲酵母,导致白酒酸涩不好喝,太凉会影响发酵速度),约20度的时候,加粉碎好的大曲酒曲进去搅拌。这个时候,如果有黄酒糟可以加一些进来,上好白酒倒斤进来。干湿度还是以用力捏成团,轻摔能散开为适宜。
发酵过程还是用的上麦秸秆,稻草也行,我家发酵都是用老木桶,将拌好的酒料在桶里装一层,用力踩结实,装一层踩一次,一直装满,然后用塑料薄膜蒙严实捆紧。一定要捆紧捆严实,要不发酵过程中,酒会挥发跑掉一部分的。
酒料装好后,用晒热的麦秸秆或者稻草堆起来,用跺里的热量发酵,第一次发酵35天左右,就可以拿出来酿酒了。
玉米熟料酿酒怎么做
玉米熟料酿酒流程与操作方法
1、工艺流程
根据调研的情况及资料分析,生料酿酒的流程确定为双发酵工艺。
原料玉米粉——调浆——糖化与发酵——蒸馏——基础酒
此工艺操作方便,参数易于控制,适于作坊式生产。
2、操作方法
(1)器具的清洗
发酵操作前后所用器具均应用自来水清洗干净,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2)调浆
所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加入水量按料水比为1:3确定。然后用柠檬酸或磷酸调节PH值至4—5,加入实验要求量的糖化酶和其他酶类,再接入活化后的安琪酒精酵母。
(3)糖化与发酵
发酵过程料温最好控制在25—30℃,发酵应做到前缓、中挺、后缓落,夏季加强通风降温;冬季做好保温工作。
发酵时容器要密闭,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3天后每隔24小时测一次酒精度,至5—6天,每隔2—3小时用酒精比重计测一次酒精度,并记录结果。
发酵周期随发酵温度的不同一般在6—12天。发酵温度恒定控制在26℃,发酵周期约7天。当发酵醪表面无气泡产生,上部为淡黄色清亮液体,酒香突出,底部沉淀用手捏有疏松感,但酒度不再增加,甚至下降时,此时发酵醪已完全成熟,即进行蒸馏。
(4)蒸馏
火势两头急、中间缓,即大火升温,缓火蒸酒,大火追尾。
蒸馏时控制冷凝水进水量,使流出酒温度在30℃以下,先流出的4—5ml酒样为酒头,中馏酒的酒度控制在20%(v/v)以上。酒度20%以下的酒尾加入下一蒸馏锅中再次蒸馏。
蒸馏过程要防止暴沸、糊锅等现象的发生,主要是控制发酵成熟度、装醪量,掌握火候,不宜大火蒸酒。
玉米熟料酿酒流程与操作方法
1、工艺流程
根据调研的情况及资料分析,生料酿酒的流程确定为双发酵工艺。
原料玉米粉——调浆——糖化与发酵——蒸馏——基础酒
此工艺操作方便,参数易于控制,适于作坊式生产。
2、操作方法
(1)器具的清洗
发酵操作前后所用器具均应用自来水清洗干净,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2)调浆
所用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加入水量按料水比为1:3确定。然后用柠檬酸或磷酸调节PH值至4—5,加入实验要求量的糖化酶和其他酶类,再接入活化后的安琪酒精酵母。
(3)糖化与发酵
发酵过程料温最好控制在25—30℃,发酵应做到前缓、中挺、后缓落,夏季加强通风降温;冬季做好保温工作。
发酵时容器要密闭,每隔24小时搅拌一次,3天后每隔24小时测一次酒精度,至5—6天,每隔2—3小时用酒精比重计测一次酒精度,并记录结果。
发酵周期随发酵温度的不同一般在6—12天。发酵温度恒定控制在26℃,发酵周期约7天。当发酵醪表面无气泡产生,上部为淡黄色清亮液体,酒香突出,底部沉淀用手捏有疏松感,但酒度不再增加,甚至下降时,此时发酵醪已完全成熟,即进行蒸馏。
(4)蒸馏
火势两头急、中间缓,即大火升温,缓火蒸酒,大火追尾。
蒸馏时控制冷凝水进水量,使流出酒温度在30℃以下,先流出的4—5ml酒样为酒头,中馏酒的酒度控制在20%(v/v)以上。酒度20%以下的酒尾加入下一蒸馏锅中再次蒸馏。
蒸馏过程要防止暴沸、糊锅等现象的发生,主要是控制发酵成熟度、装醪量,掌握火候,不宜大火蒸酒。
目前,由各大公司推出的液态生料酿酒,由于很难把握技术的精确度,虽然出酒率提高了。但是所出酒容易造成怪异味,消费者很难接受。经多次实验得出实行液态熟料酿酒,不仅出酒率高,而且酒味特别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故在此特将此技术推荐给大家。其具体工艺如下:
一、洇粮:料水比例100斤大米用35斤水洇浸30—50分钟,翻动两次,使其潮湿度均匀。
二、蒸熟(不可煮熟、增大粘度、增加胶质化)松散为好,可分几次蒸熟。方法:锅里按粮食的60—70%加水、加支撑物和蒸料用帘子,缝制一个纱布袋装洇湿的物料,(纱布袋不宜太粗,与锅壁间有5厘米缝隙为好,热气热水易对流),水烧开时,加入物料蒸20分钟即可取出(视料量而定)。
三、摊晾:蒸熟的物料出锅后,立即摊平晾凉,30度左右为宜,进行液态发酵摊晾物料时可用风扇吹凉,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细菌侵入,摊晾期可经多次翻动。
四、发酵:熟料发酵:物料晾到30度左右即可发酵。粮、水、曲比例:100:250:0.7。用凉水最好,垫缸,搅动物料与生料发酵方法相同,发酵15天左右为好,料水分层即可烤酒。
五、烤酒:可以不加压锅水,锅里加帘子,帘子垫起来离开锅底,防止糊锅。烤酒时干稀混合料装入纱布中放到帘子上蒸煮。待60度时加过气筒,可以不搅动锅,其他操作程序与生料液态烤酒方法相同。
The End
标签: